网络新闻稿发布 山西省晋南中条山腹地,山高林密保存有完整的原始森林,生活在平原盆地的我们一行人对这里向往已久,特别是对深山中的森林和野生动物有极大的兴趣,周六我们在当地找到的一名向导带着我们上了山,蜿蜒的盘山公路两边风景如画,大家便不停地下车拍照,走走停停,中午12点多钟我们才来到了公路尽头,跟着向导走进了大山中最后一个小山村,他安排我们在这里农家就餐吃饭,山村只有几户人家,隐藏在山林之间,进村子的道路就是一条黄土小道,没有多远就听到了一阵狗狗的叫声夹杂着动物的怪叫声传了出来,让人大吃一惊,甚至吓坏了同行的女摄影师止步不前,向导介绍说怪叫声是村民家一只像狗一样的“野货”发出来,不用紧张,主人在家它不会攻击人。 一行人小心翼翼地跟在向导身后慢慢地走进了山村,村口第一户人家便是我们吃饭休息的地方,怪叫声也是从这里发出来的,这户人家不设院墙,一眼便将院子尽收眼帘,容不得我们细心观察,狗叫声和怪叫声传出的地方就冲出了两条狗,首当其冲的便是怪模样的狗,它瞪着眼睛嘴中发出呜呜的怪声带着身后的大狗向我们做出了攻击状,让人有一种毛骨悚然的感觉,一行5人虽然早已有心理准备还是被吓得停了下来,相隔10多米远的距离还是感觉到了它巨大的威慑力,战战兢兢的用镜头对准了它。 也许向导是熟人看上去不太害怕,直接走进了院子里喊叫出了主人,一位5旬多模样的男子走了出来,乐呵呵地冲我们笑了一笑算是打了招呼,只见他几声呵斥,那个怪狗和大狗便停止了扑咬,他走上前将它们赶进了院角边的砖窝里,我们一行人才得以通过了怪狗的防线。这位农民大哥姓侯,年纪和我们估计得差不多,热情好客的他招呼着大家坐在树荫下休息,安排妻子为我们准备饭菜,他站在院子里便开始给我们介绍这里的情况,他说想上原始森林一天时间是根本不够的,就是想到带着也走不了多远,山高林密没有正经道路,现在山中野生动物也多,还是有一定风险,建议我们就在附近转转,以后做好充分准备再上山。 G老师不但喜欢摄影而且喜欢野外探险徒步,听到侯大哥说起野生动物就开始打听山上的情况,侯大哥说这些年当地环境保护工作开展得很好,山民们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都增强了,像以前的专业猎人早已不再有了,大家都以种地搞养殖为生,大山里的野生动物这些年繁殖得非常快,高山之上有豹子,山腰这里多以野猪居多,甚至还有像狗獾,猪獾,猫獾等等一样的小型动物,植物种类更是不胜枚举,中药材多了去了,自然资源相当丰富,聊到这里我们便问起了侯大哥家的这只怪狗的情况,他介绍说这怪狗是他前年进山放牛的时候捡拾回来的一个小野货,说起来和他很有缘分。 当地山民养牛有个传统习惯就是每年的清明节前后就会把牛群赶向山间,让牛儿自由觅食,老牛熟悉地形就知道山中的水源和草地,吃饱喝足就地休息,到了深秋季节再上山把牛群赶回来,不过隔上三五天还是要去山里看看自家的牛群情况,侯大哥家养了10多头牛每年也是这个惯例,前年六七月份的一天他在村后的山沟里查看牛群动向,回家的路上发现了在草丛中叫唤的一个小野货,刚开始他出于好奇只是看了看,只见小野货全身黑白花,身长1尺多,像狗又像狼,自己一时也害怕,就赶快离开,没想到小野货竟然跟着他身后不紧不慢地跑着,他就加快了脚步想甩开它,却不曾想回到家里半个小时后,这小野货也跟了回来,可能是小野货饿极了,不停地呜呜叫着,他动了恻隐之心就用狗食喂了它,吃饱喝足的小野货竟然跑进了狗窝和自家的大狗卧在了一起,从此以此为家再也没走。 后来侯大哥把这个小野货的事情说给村民们听,大家都来到他家查看,可是谁也说不清它到底是狗还是狼,村中一位老人说山里很多年早已没有野狼了,是狼崽子的观点不太成立,可是这些年自然环境确实恢复得相当好,是不是狼崽子他不敢下定论,看相貌像个野生的小东西,可是观察它的行为又像个被遗弃的小狗,不如就这样慢慢养着,等它长大看看到底是个啥东西,到时候顺其自然,如果是个野生动物它就会自动离开,如果是狗那就留下。说话间G老师忽然叫了起来,原来发现了旁边树干上有一只花蜥蜴,向导介绍说这叫丽纹龙蜥,也是山里一种稀有动物。 侯大哥说小野货慢慢长到了现在的模样,再也不长了,大小只有他家大黑狗的一半,也许是跟着大黑长大的缘故,它竟然也会看家护院,只要大黑开腔它就也跟着叫,只是叫声有点怪,但是其凶猛程度远超大黑狗,为了防止它伤人就把它和大黑拴在了一起。家里的大黑狗白天看家护院晚上要跟着自己外出巡山,前半年山里种的玉米谷子土豆和红薯常常会遭到野猪的糟蹋,所以每天晚上村民都会带着自家的狗狗巡山赶野猪,以前只有大黑狗跟着壮胆,小野货10多个月后才跟着一同巡山,其实当时自己还有想法就是想检验它到底是个啥物种,如果是野生动物它就会回归山林,可是一连几天它还是跟着上山又回家,看样子和大黑的行为没有多大区别,唯一区别的就是发现野猪后它的反应要远比大黑凶猛,总是冲在最前边,它认为小野货就是一只小野狗。 我们在侯大哥的帮助下给小野货拍了照片,仔细观察它全身黑白相间的毛极象澳洲野狗一样,尽管它的体型不大可是还是很健壮,小野货是个雌性动物,已经生过一窝小崽子,侯大哥说也不知道它是和家里大黑交配的还是自由恋爱的,生下的小东西一窝6只,也是怪怪的模样,都被村民被抱养走了,因为小野货的名声大,所以小崽子也成了抢手货。 侯大哥有一儿一女,一个在当地县城一个在省城太原,都已经成家,他现在和妻子坚守在大山里继续生活,在家里种着10多亩山地,种的是玉米和谷物,玉米产下就是喂牛的精饲料,这些年当地推广花椒种植,他也种有2亩花椒,农闲季节还要上山挖药材,一年下来家里的收入也是相当可观,他说自己两口子也花不完,钱都存在银行里,以后还要帮着孙子们上学结婚用,对现在的生活他还是相当满意的。 大山里的农村几乎家家都不设院墙,收获回来的农作物都放在院子里,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是良好的村风,当然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问题,农村人的安全习惯基本还是靠狗来保护,小山村家家都养狗,它们的主要职责就是白天看家护院,晚上跟着人去巡山当保镖,人狗相互配合,像野猪一类糟蹋农作物的野生动物一般都会望风而逃。正在说话忽然又听到了小野货的怪叫声,院子前走过来一位农民大叔,他是本村人,常从这里经过,可是小野货还是扑咬,大叔告诉我们说他不怕小野货,已经习惯了,小野货的这种动作只是警告,只要不走进它的活动范围就不会伤人。 40分钟后我们坐在树荫下开始吃午饭,侯大嫂给我们做的烩面条,大家热情地邀请侯大哥两口子一起吃饭,可是他们坚持等我们吃过再吃,大哥在院子里筛选着新打下的酸枣,大嫂继续在厨房里给自己下着面条,炊烟袅袅升在空中,院子里鸡鸣犬吠,吃着美食听着小野货的故事,似乎有了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的感觉,如同走进田园诗画一般。离开的时候小野货和大黑狗还是用迎接我们的方式送别了我们,甚至我们走出好远还能听见一两声的吠叫。 向导小鲁是个热心人,第二天我们接到了他的电话,说他问过周围很多老人了小野货其实就是只野狗,这种花白的模样在山里现在不多见了,其实以前当地农村就有这个品种,就是当地的一个土狗品种,现在的人都喜欢养宠物犬,这个稀有土狗品种就被遗忘了,之所以怪就是叫声怪,怪怪的叫声很多人不喜欢,剩下小狗任由它自由活动,所以侯大哥才有机会获得,把它叫做小野货也是山里人习惯的叫法。【想看到更多的百姓的故事请点击关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