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皮肤病 11月经济数据显示,房地产销售单月降幅收窄,但基建继续下行,制造业延续修复。 多家机构认为,近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财政支出加快有望推动基建投资改善,从而加速建筑行业需求回暖。 其中,绿色建筑作为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也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一环。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加上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从政策层面助推绿色建筑的发展。建筑板块下的绿色建筑市场或迎来新机。 地产投资降幅收窄,财政发力有望助推基建回暖 11月地产销售收窄,基建继续下行。上周发布的11月经济数据显示,11月房地产销售降幅收窄,单月竣工同比增速转正。不过基建仍然处于继续下行状态。广义和狭义基建11月单月增速回落。光大证券认为,受益于资金面回暖,2022年基建增速或将回升。 财政积极推动明年上半年基建投资改善。国盛证券指出,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适度超前开展基础设施投资”;另外,上周财政部在国新办吹风会上也透露近期已下达2022年1.46万亿专项债提前批额度,加上今年后三个月加速发行但部分还未使用的专项债资金,有利于明年初尽快形成实物工作量,推动基建投资改善。 兴业证券认为,从历史经验来看,从财政发力到基建回暖大约1~2个月左右或能看到成效,明年初基建投资有望回暖。 绿色建筑再迎政策支持 “基建提前发力”的要求有望加速建筑行业需求回暖。而绿色建筑作为子行业之一,是建筑业十四五规划的重点发展方向。建筑领域的节能减碳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重要一环。 生态环境部等18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到,大力发展节能低碳建筑,全面推广绿色低碳建材,推动建筑材料循环利用。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有序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此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已经印发《关于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意见》,从顶层规划角度推动建筑业低碳化发展。此次“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的提出,将进一步强化绿建市场中长期发展趋势。 乘保障性租赁住房东风 《十四五期间“无废城市”建设工作方案》重点提到,要以保障性住房、政策投资或以政府投资为主的公建项目为重点,有序提高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的比例。 实际上,近两年国家密集出台相关政策,将“租赁住房”放到空前高度,保障性租赁住房建设有望加快,而绿色建筑有望搭乘保障性租赁住房的东风快速发展。 我国主要城市已公布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申万宏源统计,截至今年11月底,我国21个超大型城市中已有13个出台“十四五”保障性租赁住房计划,保守估计深圳、上海、广州分别计划新增40、47、60万套。保障性租赁住房有望率先成为绿色建筑承载主体,促进建筑业降碳。 关注装配式建筑、BIPV和建筑节能等领域机会 装配式建筑是绿色施工的主要载体 建造装配式建筑是实现建筑领域绿色环保的最主要途径,其中又以混凝土预制件(PC构件)的生产和使用最为核心。相较于传统现浇施工方式,装配式建筑在工期、人工、能源消耗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另外,装配式钢结构较传统建筑能够降碳15%。 我国装配式行业正在飞速发展。住建部数据显示,2020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6.3亿m2,较2019年增长50%,近4年年均复合增长率为53%。不过,以2020年中国装配式建筑渗透率20.5%来看,仍与世界主要国家70%以上的渗透率具有较大差距。 BIPV市场空间广阔,有望迎来较快发展 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是一种将太阳能发电产品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不同于光伏系统附着在建筑上(BAPV:Building Attached Photovoltaic)的形式。BIPV 是与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安装并与建筑物形成完美结合的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 随着政策的持续出台,BIVP 有望驶入“快车道”。安信证券指出,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和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的测算,目前我国既有建筑面积约800亿平方米,同时目前市场上每新增近 1 亿平方米的采光瓦屋顶面积,一旦走向规模化应用,BIPV 将是一个近万亿元的市场。 另外,地方政府积极主动,据北极星太阳能光伏网统计,吉林、广东、江苏、西安、北京等 19 个省市明确发布了BIPV相关补贴政策。 建筑节能市场尚处蓝海 建筑节能行业在建筑运行过程中,采用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合同能源管理等模式,使建筑制冷、供热、照明等更加节能。中国建筑节能协会数据显示建筑运行过程中直接与间接碳排放量约占全国总排放量的 22%,因此建筑节能潜在市场空间巨大。 绿色建筑技术服务市场需求提升 绿色建筑全流程技术服务助力绿色建筑实现从设计到施工、运行全生命周期内真正的“绿色”。据市场研究机构预测,到2025年,绿色建筑技术服务业总规模升至1480亿元,2021-2025年复合增速约45%。 配置策略 鸿路钢构(002541.SZ):钢结构制造龙头,产能投放规模优势强化 ① 随着公司产能不断投放,产能利用率逐步提升,规模优势有望不断增强。 ② 突破管理瓶颈后的规模优势具有极强壁垒,公司订单持续快速增长。2021年前三季度累计新签材料订单173.1亿元,同比增长39.8%,已超过20年全年水平。 ③ 2022年成本有望获得修复,营利性迎来反转。 森特股份(603098.SH):布局 BIPV赛道,有望进入快速成长期 ① 森特股份在建筑屋顶设计、维护上的优势+隆基股份在BIPV产品制造上的优势,共同开拓大型公共建筑市场的业务发展。 东南网架(002135.SZ):钢结构建筑行业塔尖企业,绿色建筑引领者 ① 钢结构板块围绕“总承包项目+1号工程”双引擎发展战略,竞争力和盈利能力进一步提升,2021年上半年新签合同同比增长20.7%。 ② 紧跟政策风口,签署多个整县推进项目,公司已累计与三个区域签署合作协议,总装机规模2450MW深化新能源布局。 精工钢构(600496.SH):EPC及装配式新业务快速发展 ① 精工拥有GBS装配式建筑集成技术体系,装配化率最高可达 95%。 ② 公司优化产能布局,拟新增35万吨钢结构、40万方装配式建筑产能。 ③ 加快推动数字化发展,公司以比姆泰客信息科技公司为主体,开展建筑信息化软件服务输出,为客户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信息化管理解决方案。 安科瑞(300286.SZ):国内公共、工业建筑能效管理系统领军 ① 公司在微电网领域可针对多种行业、多种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包括变电所运维、预付费平台、环保用电、安全用电、能耗管理等诸多方案。 (报告来源:银河证券、国盛证券、申万宏源、安信证券、招商证券;本文信息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刊载内容来自持牌证券机构,不代表平台观点,请投资人独立判断和决策。)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