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名商贸网 网站首页 资讯列表 资讯内容

76年周总理逝世,邓小平看悼词后加了一句话,毛主席:再加三个字

2021-11-16| 发布者: 无名商贸网| 查看: 144| 评论: 3|来源:互联网

摘要: 前言图|周总理1976年1月9日清晨,全国所有的国旗突然都降了半旗,哀乐声更是传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很快,...
云主机

前言

图|周总理

1976年1月9日清晨,全国所有的国旗突然都降了半旗,哀乐声更是传向了祖国的大江南北......

很快,一个不幸的消息传遍了中国96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很多人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们强忍着眼泪,互相打听着这个不幸的消息究竟是真是假。

然而,在当天10点后,《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等全国各地各大报纸的头版头条上,都把周恩来总理的照片框上了黑边,在遗像的旁边还刊登着讣告:“......周总理已于1月8日上午9时27分因病逝世......”

一时间,祖国大地骤然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周总理逝世

1975年12月,周总理常常陷入昏迷状态,医疗组的专家们感到周总理的病情已经到了最后的阶段。

12月7日深夜,从昏迷中醒来的周总理,看见自己身边围着许多中央的领导同志,脸上露出了一些笑容,他颤颤巍巍地伸出手,和大家一一握手,嘱咐了一些事情后,中央领导同志便一一离开。

领导同志离开不久后,过去一直为周总理理发的北京饭店理发师朱殿华,又一次托人捎信请求再给周总理理发,这已经是他第三次托人给周总理捎信了。

周总理得知此事后,轻叹了一口气,随后便同工作人员说:“朱师傅给我理发20多年,看我现在病成这个样子,他会难受的,还是不要让他来。谢谢他了。”

工作人员听着周总理的话,心不自觉地揪成了一团,但他还是点了点头,表示会妥善处理这件事。

图|周总理

没过多久后,周总理的病情再次恶化,医生们为了减少总理的痛苦,不得不使用止痛针等药剂,但是很快止痛针也起不到什么作用了,当剧痛来袭时,周总理总是忍不住的颤抖,那种疼痛是难以忍受的,但总理始终不愿叫出声,他总是咬紧牙,一动也不动地挺着。

只有一次,周总理实在无法忍受钻心的疼痛,便将张佐良大夫叫到身边,痛苦地说:“张大夫,我实在忍不住疼了,想哼哼,行不行?”

听着周总理询问的话语,张佐良的眼眶一下子红了起来,他忍住眼泪,有些哽咽地说:“总理,总理,你疼就喊......没关系......怎么样疼得好一些,就怎么样!总理,你别......别再拘束......自己了。”

周总理听了张佐良的话,终于不再强忍疼痛,轻轻哼了几声,但也只是哼了几声。

自周总理住院后,他依旧牵挂着国家大事,躺在病床上的总理,每天醒来的第一件事便是了解国内外的情况,住院之初,他都是自己看报纸以了解国内、国外的局势和动态,到了弥留之际时,周总理依旧坚持了解这些,只不过需要靠秘书、卫士或医护人员来念给他听。

图|周总理

在周总理病重无法自己看报的时候,邓颖超知道周总理对政治形势十分关心,每天听报纸,就是想从报纸中找到自己所需求的信息,但她担心周总理因一些不好的消息,影响身体,便果断地作出了一个决定:“为了不给总理增加负担,新近的报纸就不要给他读了,念一些旧的给他听。”

就这样,几位在周总理身边工作时间最长,对周总理感情最深的工作人员,为了让周总理走得安心,他们不得不造一回“假”——把过去的报纸改了日期再读给周总理听,这一点,一直坚持到周总理逝世那一天。

1976年1月5日凌晨,医务人员为弥留之际的周总理做了最后一次手术,这次手术虽然对病情没有什么帮助,但是却可以为周总理缓解一些痛苦。

最后一次手术后,周总理便老是不愿意接受医生的治疗,这也让医生为此感到苦恼。

一天晚上,周总理醒来后,他望着守在自己身旁的张佐良大夫说:“张大夫,我的病就这样了,已经很清楚了,我不想再麻烦专家们了,他们应该到最需要他们的地方去,为更多的人治病......我想回家,回那里再治疗......唉,出来两年多了,真想回去住住啊!”

张佐良知道周总理一直为人民,可如今他病得如此之重,还是想着人民,这让张佐良心里难过。

这是周总理在医院第一次提起想回家,也是最后一次,他一向严于律己,知道自己“想要回家”的想法会让医护人员为难,便没有再同医护人员提起过。

图|周总理

1月7日,周总理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气息也变得十分微弱,为了把周总理留住,医疗组成员、护理人员等昼夜守护在周总理的病房内,随时准备抢救。

深夜11点时,周总理才缓缓从昏迷之中醒来,他微微睁开双眼后,认出了守在自己身边的大夫,他用微弱的声音留下了自己生命中的最后一句话:“我这里没有什么事了。你们还是去照顾别的生病的同志.....”

这一晚,周总理一直睁着眼睛,许久未睡,这让一直守在周总理身边的工作人员十分高兴,他们觉得总理的病情有所好转了。

但其实周总理的病情并未有所好转,1月8日上午9时27分,备受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与世长辞,这一年周总理78岁。

当医生宣布抢救工作停止的时候,守在周总理身旁的工作人员突然大声呼唤:“总理!总理——”

这一声声的叫声把大家压抑了许久的悲伤唤醒了,一时间,大家哭得泣不成声,这悲伤的哭声中,邓颖超的哭声让人格外心碎,哆嗦着双手轻轻抚摸着周总理的面颊,随后又深情的吻了吻周总理的额头,哽咽着说:“恩来,你走了......”

图|周总理和妻子邓颖超合照

良久后,邓颖超才缓缓起身,这时,一直守候在周总理身边的专家、医生、护士和工作人员都流着眼泪,依依不舍地离开了病床,大家都站到房间边,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向周总理遗体告别腾出空间。

邓小平看过周总理悼词添了一句话,毛主席:再加三个字

1月8日上午11时,中央领导人陆续来到周总理的病房,同周总理遗体进行告别。

邓颖超还向在场的中央领导转述了周总理生前提出的三点要求:

一、不要保留骨灰;二、后事处理不要特殊不要超过任何人;三、不要开追悼会,不搞遗体告别。

面对邓颖超提出的意见,领导同志们纷纷表示反对,他们认为即便是改革悼念形式,也不能从周总理身上开始改革。

中央领导人在经过一番讨论后,决定:不仅要开追悼会,还要搞遗体告别,至于骨灰是否保留,需要经过毛主席的批准。

当天下午3时,中央政治局会议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召开,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在会议之初邓小平指示周启才将印刷好的讣告印件分发给到会成员,全文大约1000字,经过讨论后,中央政治局一致通过了这个文件。

图|邓小平

讣告通过后,邓小平又问王东兴:“悼词准备好了吗?”

“在总理生前准备了一个初稿,现在正在修改,还没改好,今天会议讨论不成了。”

邓小平点了点头说:“那就等修改好了另找时间开会讨论。”

随后,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治丧办公室提出的周总理治丧委员会名单,遗体告别、吊唁活动和追悼大会方案等等。

1月12日下午3时,中央政治局在人民大会堂东大厅再次召开会议,由邓小平主持,公开讨论周总理悼词和追悼大会的有关事项。

会议开始后,邓小平说:“总理悼词文稿,会前已经发给大家,为节省时间会上就不读了,请大家发表意见。”

说完后,不等大家说话,邓小平接着发表了自己对悼词的看法:“这篇悼词我仔细看过多遍,我认为写得是不错的。对总理一生的评价,对总理的革命建立,对以总理为榜样,号召全党、全军、全国人民向总理学习的几段话,都符合总理的实际。我同意这篇悼词,认为可以用。大家有什么修改、补充意见,请讲。”

邓小平的简短发言,对悼词给予了充分肯定,接着,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纪登奎等中央领导人也相继发言,表示同意悼词文稿。

图|邓小平

在讨论悼词即将结束时,邓小平再次发言:“大家讲得差不多了,对悼词文稿大多数同志表示赞成......悼词文稿就讨论到这里,政治局通过,个别文字修改后,报请毛主席审批。”

随后,邓小平还指示改后先送给邓颖超过目,看邓颖超对悼词还有什么意见,这简短的指示也表示了邓小平对邓颖超大姐,也是对周总理的深深尊敬之情。

在会议最后,中央领导同志还一致同意周总理的追悼会由邓小平致悼词。

会后当天晚上,悼词起草人员就遵照邓小平在政治局会议上的指示,对悼词的个别文字进行了修改,印好后,他们便将悼词先送给邓颖超过目。

次日上午,邓颖超亲自打去电话:“悼词我看过了,很好,我没意见,请转告小平同志。”

很快,悼词起草人员便再次把悼词送到邓小平的办公室,邓小平又看了一遍改好的悼词印件后,亲自提笔在“他衷心爱戴和崇敬伟大领袖毛主席”这句话后面,加上了“坚决捍卫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这句话,并在悼词首页写上了“请主席审批”,签上了自己的名字和时间。

当毛主席得知周总理病逝的消息后,悲痛不已,常常一个人独自落泪,据张玉凤回忆:“(周总理去世)那几天,毛主席精神恍惚,不吃饭,看着让人心疼,我们担心毛主席的身体。万幸的是,毛主席最终无大碍,只是伤心过度。”

图|毛主席和周恩来总理镜头前最后一次握手

1月14日,周总理的悼词被送到毛主席手中,由于当时毛主席身体不太好,有些字看不清,便让张玉凤读给他听,当毛主席听到“毛泽东同志的战友”时,便让张玉凤停了下来,思考良久后,毛主席说:“这句悼词不妥,再加三个字才好,应该是毛泽东同志最亲密的战友。”

在悼词读完后,毛主席在悼词首页批示:同意,并要求加上“最亲密”这三个字。

悼词千言,“最亲密”寄托了毛主席对周总理的深切哀思,也表达了毛主席对周总理的深情厚谊。

周总理追悼会

在周总理逝世三天后,也就是1月11日,下午4点45分,这是全国人民同周总理说再见的时刻,因为在那天晚上,周总理的遗体将在八宝山火葬场进行火化。

当天下午,中央领导人与治丧委员会全体人员、西花厅的工作人员以及少数的亲朋好友,都眼含热泪来为周总理送行。

下午,载着周总理遗体的灵车缓缓行驶在长安街街道上,这一刻,首都百万群众自发地走上街头,簇拥在长安街两侧,一直等候着周总理的灵车出现,他们都想护送周总理最后一程。

当灵车出现的时候,长安街街道上出现了呜咽的声音,他们不舍得周总理离开,可谁也阻挡不了这一切。

灵车抵达八宝山革命公墓大门口时,再次被一群人围住,这些人阻拦并苦苦哀求:希望能够保留周总理的遗体不要火化。

图|十里长街送周总理

最终在工作人员的反复解释之下,人们才依依不舍地慢慢散开。

周总理的遗体被安置在八宝山革命公墓第二告别室,送行的中央领导人和治丧办公室的成员,都在这里向周总理的遗体作最后告别。

在告别仪式开始后,一向坚强的邓颖超,再也抑制不住自己内心的情感,她眼含热泪,双手抚摸着棺木:“恩来呀,我再也见不到你了......恩来......”

说完这句话,邓颖超忍不住放声大哭了起来,她的哭声引得原本就在隐忍的大家,都忍不住失声痛哭了起来,但即便是再舍不得,还是得同周总理告别。

深夜11点时,周总理的三名警卫,依次捧着周总理的骨灰盒、遗像和花圈,由治丧办的同志们护送,乘车离开了八宝山,前往劳动人民文化宫,周总理的骨灰被暂时安置在那里,首都人民在这个特殊的灵堂里举行了3天的吊唁活动。

图|周总理遗容

1月15日,周总理的追悼会在人民大会堂北大厅举行,毛主席因身体原因未能出席追悼会,但他还是派人送去了一个花圈,这个花圈放置在了曾与毛主席携手近半个世纪的战友周总理的遗像旁,毛主席又何尝不想亲自同周总理告别,但他只能以这样的方式同战友告别了。

下午3时许,天安门广场早已人山人海,这一天虽然天气晴朗,但是温度却很低,可即便如此,也没人能阻挡百万群众前来为周总理送行。

很快,邓小平便表情严肃,面带哀伤,以低沉悲痛的声音宣读悼词,当读到“全党、全军、全国人民都为失掉了我们的总理而感到深切的悲痛”这句话时,邓小平声音颤抖,眼含泪水,稍作停顿,极力抑制着自己的巨大悲伤。

这时,会场上一片哭泣呜咽声,这让邓小平也难忍悲痛,他停了一分钟,才继续读完悼词。

邓小平沉痛的声调,感染了会场内外的广大群众,人们伫立在那里,泪如雨下。

图|邓小平在周总理追悼会上致悼词

当天晚上,毛主席在看电视的时候,陪伴在毛主席左右的工作人员发现毛主席是流着眼泪看完周总理追悼会的报道的。

在追悼会结束后,邓颖超依照周总理的生前嘱托,把他的骨灰撒向了祖国的江河湖海。

纵观周总理的一生,活着将生命交给了崇高的事业,为了人民,他奋斗了一生,长眠时他把骨灰留给了自然,化为青山忠魂,他似乎什么也没有给人民留下,却又把什么都留给了人民......



分享至:
| 收藏
收藏 分享 邀请

最新评论(0)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无名商贸网  

GMT+8, 2019-1-6 20:25 , Processed in 0.100947 second(s), 11 queries .

Powered by 无名商贸网 X1.0

© 2015-2020 无名商贸网 版权所有

微信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