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健林套现600亿,许家印套现500亿,结局为什么大不一样? 01 前些年,昔日首富王健林先后卖掉了不少值钱的东西,其中就有被横刀夺爱的13个万达城和77家酒店。 当年13个文旅项目卖了438.44亿、77家酒店又卖了189.55亿。 这回被卖掉的是AMC院线,说白了就是个在美国开电影院的。从运营和财务的角度来看,当时他们做出的这个决定堪称英明—— 这公司先是连亏数年,紧接着又在病毒肆虐后经济环境的暴击下无限接近破产边缘,眼看着就要撑不下去了,与其肉包子打狗,还不如早早清仓。 在那个属于地产的黄金年代里,对退伍多年但身上仍有军旅气质的王健林来说,过人的胆识不仅帮他挖到了第一桶金、更让他成了地产圈里面呼风唤雨的大佬。 从伦敦到洛杉矶、从芝加哥再到黄金海岸,几乎处处都有万达海外收购的身影。 当时有人替他算了笔账,连地产带影视再加上体育的,林林总总的项目投资加一起少说也有800亿了,几乎是在海外搞了一个新万达...... 不知道是不是一时兴起,踌躇满志的王健林干脆给自己定了个宏伟的退休目标——总资产达到1万亿,收入达到6000亿,国外收入占比达到20%,到那一天自己就可能就退休了。 在风起云涌的那几年里,王健林的首富之名是当之无愧的。 2013年,王健林以860亿人民币的身价第一次问鼎中国首富;等到了2015年的时候,老王干脆把李嘉诚给拿下、直接成了全球华人首富。 02 万达大船乘风破浪、首富之名披荆斩棘,那几年除了儿子不时惹争议上热搜,前首富的日子确实是相当滋润的,当时的王首富还喜欢在年会上唱歌。 2016年他唱了首《假行僧》,据说2017年更是一口气唱了整整四首,颇有一种曹阿瞒《东临碣石》的豪情味道。 等到了后来,风向慢慢有了变化。 就在那一年的6月份,一则监管要求排查海外并购明星企业的消息被媒体捅了出来。好巧不巧的,彼时风光无限的万达赫然在列。 一边是去杠杆的大背景、一边是火烧眉毛的监管点名,很多事情一下子就传得满大街都是。大伙一研究才发现,好家伙你巅峰时期负债4000多亿,这不是开国际玩笑么? 没办法了,卖吧。 国内的要卖、国外的更是留不住,地产项目、股权、百货门店、早教、院校,几乎是来了个清仓大甩卖。 现在的老王在忙啥呢?咱们从万达2021年的年会中能看出一点端倪。 歌肯定是不唱了,反倒是减租免租、六稳六保、复工复产、丹寨扶贫、绿建节能等字眼不断大篇幅的出现,甚至还提到了——“彻底改变地产思维、增强风险意思”。 对了,王健林还在2月份的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露了脸。虽然镜头一扫而过,但他胸前的那朵小红花看起来却是格外鲜艳。 虽说今时不如日,但考虑到如今地产圈的哀鸿遍野,相比之下,他这样的日子已经是过神仙日子了。 03 然而,我们再来看看恒大集团的许家印。 风雨飘摇的中的恒大集团,正以各种各样的新闻,冲击着国内外的金融市场。 身在风暴眼中的前首富许家印,在中秋节给人心惶惶的全体员工发了一封“家书”,许家印在信中承认,恒大“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巨大困难”,但他坚信“恒大一定能尽快走出至暗时刻”。 然而就在他致信的前一天和当天,恒大系股票继续暴跌,从高点来算,中国恒大跌超92%,恒大汽车跌超96%,恒大物业跌近80%,恒腾网络跌近90%。 坐拥四家上市公司的恒大巅峰市值高达1.32万亿港币,如今只有1226亿港币,只有当年的一个零头。1.2万亿港币灰飞烟灭。 曾经高居世界五百强第122名的恒大何以至此? 凤凰网《风暴眼》梳理数据发现,让恒大深陷危机的巨额负债路,就是一条与监管背道而驰,大相径庭的欲望和贪婪扩张之路;面对权威人士16年的喊话,面对监管一再加码的去杠杆政策,恒大头铁地选择了大张旗鼓对着来的加杠杆,最终导致了在一个周期性行业中不堪一击的局面,大厦摇摇欲坠。 讽刺的是,伴随着恒大违背政策的疯狂负债,作为恒大持股超70%的大股东,许家印十年间通过大笔分红,套现了500亿。 在现代企业制度下,作为有限责任公司,恒大和许家印的责任并不是一体的,恒大的负债或者破产,并不影响许家印的到手财富。 我死以后,哪管它洪水滔! 2016年是奇妙的一年,事后回望,很多分析人士将其称为这一轮政策去杠杆元年。 当年5月,人民日报发表了《开局首季问大势——权威人士谈当前中国经济》雄文,正式拉开了影响至今的一系列政策大幕。 权威人士强调:树不能长到天上去,高杠杆必然带来高风险,控制不好就会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针对房地产,权威人士也明确表态:房子是给人住的,这个定位不能偏离,要通过人的城镇化“去库存”,而不应通过加杠杆“去库存”。 遗憾的是,曾经年薪1500万聘请经济学家任泽平充当智囊的许家印,明显是没有深读权威人士的这篇文章。 不但没有听进去,反而选择了背道而驰。 凤凰网《风暴眼》梳理恒大集团历年债务发现,正是在2016年,恒大集团开始了债务暴涨之路,2015年负债6149亿的恒大,2016年债务规模一跃到了1.16万亿,从此开始了万亿债务巨无霸之路,直到2021年中期的1.97万亿。 短短5年多,恒大负债增长了1.36万亿,增长了两倍还多,而这一切加杠杆的过程,都是面临着监管不断去杠杆的政策进程。 2017年,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同年恒大负债增长至1.52万亿。 2018年,两会报告提出坚持调控政策不放松,政治局会议提出解决遏制房价上涨,多个地方出台调控政策。同年恒大负债增长至1.57万亿。 2019年,银保监会表态,防止资金通过影子银行进入房地产市场,坚决遏制房地产金融泡沫化倾向,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同年恒大负债增长至1.85万亿。 2020年,地产调控三道红线政策出炉;同年恒大负债增长至1.95万亿。 可以说,恒大的债务扩张之路,就是一条与监管政策背道而驰的狂奔之路。监管去杠杆,恒大加杠杆,终于酿就了2021年的债务危机苦果。 监管重压下,面对银行体系有息负债拿不到的困境,恒大不得不宣布计划在2021年6月30日将净负债率降至100%以下。 看起来恒大要猛然扭转船头。其后果可想而知。 然而国际评级机构并不看好,标普认为恒大每年需要偿付的利息逾600亿元。 恒大的债务困境之解,似乎遥遥无期。 04 更危险的是,恒大除了表内债务之外,还有“深不见底”的表外债务,市场机构预估有1万亿。 凤凰网《风暴眼》发现,以有息负债额计算,恒大每天偿还3个亿的利息。 恒大财富作为恒大集团表外融资的平台之一,影响最为恶劣。据统计恒大财富未兑付规模高达400亿元,涉及投资人接近10万人。 据媒体报道,恒大鼓励员工销售恒大财富的理财产品,导致大量员工及其家人、亲戚、朋友被迫投资。恒大集团的大部分员工都被指派了“投资任务”,领导要买1000万,次一级的要买600万,中层领导48万,普通员工18万。 9月8日,恒大陆续给员工和前员工们发消息:恒大财富理财产品9月8日停止兑付。消息一出,瞬间炸锅。 钱去哪了?许家印家族分红套现500亿。 疯狂的负债扩张,五花八门的辗转挪腾背后,恒大的钱,究竟去了哪里? 除了用在地产主业逆势扩张外,恒大这些年在多元化道路上也是一路狂奔,撒钱无数。 2009年至今,恒大集团累计净利润为1733.88亿元,但公司几乎年年大比例分红,分红总额接近700亿元。大手笔分红背后,仅2011年起,许家印就通过分红套现了499.81亿。 即便在2020年,债务危机苗头已经显现,恒大依然没有停止大手笔分红。简言之,相当于借债分红。 非常有意思的是,许家印在恒大领取的年薪仅25万左右,就是一个普通中产的年薪,然而并不影响他通过分红获得了500亿。与之相比,恒大总裁夏海钧年薪一度高达2.9亿,又怎么赶得上许家印的分红500亿呢? 粗略计算,即便夏总保持2.9亿的年薪不变,也需要172年才赶得上。 05 当勇于抉择降负债的万达已经轻装上阵,当始终坚持危机意识的万科恒稳如一,秋风瑟瑟的八月十五,发完了内部信的许家印,这时在想什么? 对了,2016年,权威人士还说,对那些确实无法救的企业,该关闭的就坚决关闭,该破产的要依法破产,不要动辄搞“债转股”,不要搞“拉郎配”式重组,那样成本太高,自欺欺人,早晚是个大包袱。 恒大内部职工闹得沸沸扬扬,指望国家出面解决,显然无解! ——end 喜欢今天的文章,点个“在看”,并分享给更多人看。 读者入群 研发费用加计扣除 https://www.jinqiaocpa.co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