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根euogene官网 http://www.euogen.com 【8月13日 新浪财经碳中和高峰论坛将于线上重磅开启!】王忠民、赖晓明、朱丽红、李一梅、花长春、郭磊、付鹏、李超等众多嘉宾云集,共议绿色未来!万物皆碳,未来已来。如何把握机遇?https://finance.sina.com.cn/zt_d/tanzhonghe/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确定性+高成长,让新能源车成为当下A股最火爆的赛道之一。 机构玩家汇聚,赛道基金加持,资金涌入并推动股价和估值进一步上行,市净率超过10倍甚至20倍的个股比比皆是。 新能源车概念股到底贵不贵?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尽管有卖方勾勒的2060年宏伟蓝图令人大跌眼镜,但是接力者仍踊跃入市。 不少长期唱多新能源车赛道的私募态度有所转变。券商中国记者获悉,在亢奋情绪下,一些私募机构已经开始激流勇退。 市净率最高已超30倍 新能源车概念股今年普遍表现抢眼,以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简称“CS新能车”)为例,年初至今涨幅高达49.73%,远远跑赢沪深300指数-4.57%的收益率。该指数的前三大权重股是比亚迪、宁德时代和恩捷股份。 股价大涨还抬升了相关个股估值。据Wind数据,新能源车概念个股中,天齐锂业、天赐材料、恩捷股份等14只个股市净率率PB(LF)超过10倍,排名首位的天齐锂业PB高达30.5倍。入组的59只个股,市净率按市值加权平均为12.1倍,虽然贵为新能源车概念股,但这些公司大多属于制造业。 如果看市盈率PE(TTM)同样惊人,上述14家PB超10倍的公司中,有2家公司一季报亏损,8家公司滚动市盈率超百倍。从静态估值看,新能源车赛道显然并不便宜。 当然,从一季报情况看,新能源车相关公司的景气度的确很高。只是,这样的高增长到底能维持多久? 有私募减仓汽车电池龙头 “我们最近在主动减持新能源车相关个股,减持幅度还比较大,尤其是一些汽车电池龙头公司,有些股票我们认为短期估值已经过高。”一家中型私募人士向券商中国记者表示。该私募自2018年起就长期看好新能源车赛道,这是其首次做出减持动作。 上海一家中型私募机构告诉券商中国记者,该公司依然看好新能源车赛道,但整车竞争过于激烈,因此该公司持仓更多集中在上游的核心零部件公司。 记者从业内了解后发现,不少长期唱多新能源车赛道的私募态度有所转变,“有点贵”的声音开始出现。一些私募正积极调仓,将视线转向赛道内相对低估的个股,在这些私募看来,围绕新能源车的系统性上涨或将告一段落。 和谐汇一董事长林鹏在日前举行的投资者交流会上表示,当前股市估值极度分化、资金结构更健康,整体看没有系统性风险。但是在少数热门板块,也感受到了“过度热情”,投资者气氛狂热,局部存在较大风险。 林鹏认为,未来的汽车会以智能设备为主,电动之外的智能,将会是新能源车最主要的价值部分。“现在的汽车电池,未来会不会像现在的手机显示屏一样,虽然它是非常重要的成本构成,但并没有给投资人带来非常大的回报。”他还提出了一个大胆假设。 就在上月,比亚迪H股的第二大股东——喜马拉雅资本李录连续两日大手笔减持比亚迪,共计1077.15万股,涉资24.39亿港元,引起了外界高度关注。 也有一些私募对新能源汽车仍然坚定看好。神农投资总经理陈宇认为,2021年初公司明确提出,中国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能源智能车是未来十年的大风口,是一个技术不断迭代、投资机会层出不穷的赛道,整个产业链无论是动力电池还是车,都是供不应求的,而智能的部分也在高速发展,因此必将是万亿级别的赛道。 “目前来看,随着整个技术的迭代和部分业绩落地,整个板块的估值也大幅提升,我们会长期持续关注,相关行业和公司依旧呈指数型爆发式增长,价格是否友好关键看研究跟不跟的上进度。”陈宇说。 此前,新能源赛道的增量资金有很大比例来自公募基金。基金二季报显示,宁德时代、亿纬锂能、华友钴业等多家新能源车概念公司跻身公募前50大重仓股,且二季度公募都有大幅增持。以宁德时代为例,截至6月末,公募合计持有2.3亿股,较一季度末的1.6亿股增逾40%;持有该股的基金个数从659只升至1129只,接近翻倍;合计持股市值达到1237亿元,在重仓股排名中仅次于茅台。 热门赛道还能涨多久? 最近的股市冰火两重天,在多数股票持续回落的情况下,新能源车、新能源等热门赛道却走势强劲,这给资管人提出了不小难题。 沣京资本合伙人吴悦风近日在微博上提到,身边又有一批坚持传统估值框架的基金经理转向了赛道股。 热门赛道股还能涨多久? 仁桥资产总经理夏俊杰分析称,A股市场分化背后的逻辑主线是十分清晰的,即所有掉队的公司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短期业绩承压,未来一段时间看不到快速增长的可能。这种现象的背后反映了市场心态的变化,即经历过2、3月份的调整之后,市场已经意识到了高估值资产的泡沫风险,因此逐渐抛弃了那些高估值低增长的抱团品种,尽管这些公司的质地没有变,核心竞争力也还在,但仍然会出现较大的回撤,所以,即使面对优质的资产,如果支付了过高的价格,损失仍然是不可逆的。 与此同时,市场继续追捧的抱团品种都具有短期高增长的特征。本质上是幻想这种高增长的状态可以长期维持,进而匹配极高的估值,但事实上,幻想成真的概率微乎其微,任何公司都是有周期性的,特别是新能源这种周期成长股,当大家只谈成长属性而忽视周期属性的时候,其定价一定是泡沫化的,四季度或明年我们就会看到周期属性的力量,这与现在的养殖行业所面临的考验是一样的。 清和泉资本投资总监吴俊峰称,近期市场对于茅指数、宁组合的关注在加强,无论什么风格与方向,今年这样存量博弈的市场里,性价比都是值得强调的。宁组合代表产业趋势清晰、景气度高、成长空间大的成长类公司;茅指数代表成熟的行业龙头。去年的增量行情背景下,表现都不错。但今年存量博弈的背景下,需要有所取舍或有所偏重。 “选择的标准其实是PEG,比如说茅台50倍的时候,增速只有10%,PEG是5。宁德100倍,但是增速是100%,PEG是1,选择很好做,把5倍的PEG的公司卖掉买1倍PEG的公司。虽然现在是100倍估值,但是今年、明年增长都是翻倍的,核心要考虑的是性价比。今年的行情性价比是很重要的,尤其不是一年的性价比,而是未来几年的性价比,这是这两个指数产生分化的核心原因。值得提示的是,由于近期行情的不断演绎,以上分析框架是对于上半年的思考,而非后市的操作指引,接下来我们依旧会沿着性价比的思路对市场的结构进行再思考。”吴俊峰还表示。 百万用户都在看 牛熊共舞!1900亿高瓴概念股突然暴挫,发生了什么?"茅指数"、"宁组合"全线急杀,成长股要变天? 突发!超300亿借壳宣布终止,昔日东北首富"回A"要黄?更有退市风险逼近 意外!这个板块竟飙涨49%,领跑A股,美国市场上演同样故事!周期股东山再起? 突发!7倍芯片牛股遭举报涉垄断,100家"受害"企业声援,明星基金经理曾纷纷重仓!公司刚刚回应 在鱼群聚集的地方抓鱼!这个领域正是鱼群聚集地,十年私募大佬:长期重仓白马股,而非黑马股 券商中国是证券市场权威媒体《证券时报》旗下新媒体,券商中国对该平台所刊载的原创内容享有著作权,未经授权禁止转载,否则将追究相应法律责任。 Tips:在券商中国微信号页面输入证券代码、简称即可查看个股行情及最新公告;输入基金代码、简称即可查看基金净值。 责任编辑:陈悠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