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价格 写在前面:有别于网上讨论的,我们从财务角度看,滴滴去美国上市,让国内居民损失了多少。 1滴滴在哪里赚钱 根据招股书的信息,我们拆分看一下。 国内年活跃用户3.77亿,司机1300万。 3个中国人里面,有1个是滴滴的用户。 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去除老人和孩子这些目标人群以外的消费者。基本上2个中国人,有1个是它的用户。 0—14岁人口为25338万人; 15—59岁人口为89438万人; 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 剩下那50%的消费者中,还有大量的私家车用户,以及低频用户。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判断,滴滴基本垄断了中国市场,留给竞争对手争夺的空间非常有限。
除了腾讯在游戏领域的垄断。其他涉及民生的领域,都有不止一家互联网巨头在互相制肘。 在出行上,滴滴通过多轮资本大战,已经把所有对手都干趴下。 从营业收入的角度看,截止上市前的21年1季度,98%的营业收入在中国内地获得。 包括93%的共享出行,以及5%的社区团购、货运等业务。 可以说,滴滴依附在中国人民身上,获得了几乎所有的营业收入。 同时,它几乎垄断了市场,让竞争对手没有发展的空间。 这个年代,也难有私人资本愿意再烧钱,去扶持一个新的厂商和滴滴竞争。 2滴滴赚多少钱 滴滴2020年净利润亏损106亿,但是21年1季度,扭亏为盈,赚了54亿。 从营业收入的角度,2020年营业收入为1417亿。 3.77亿的用户,平均每人每年提供了375元的消费。 均值不大,但总量巨大。由于已经扭亏,未来盈利产生的分红全部由美国市场的投资者获得。 这变相就是,从中国百姓身上赚了人民币,然后以美元的形式分给了美国投资者。 而海外业务一共占营业收入的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普通百姓,关心的是钱袋子。
3投资滴滴的收益 中国没有科创板时,未盈利的公司是无法上市的,这促使了上一代互联网巨头选择香港和美国上市。 中国A股多年指数不涨,权重基本都是银行,地产这些传统行业。 如果当年的腾讯,阿里,京东,携程等互联网平台巨头,都能在A股上市。 国内居民的投资收益是巨大的,天天骂A股不涨的,也有了投资朝阳行业的机会。 腾讯从上市后的3块多,加上分红的利润,后复权实际上涨了1000多倍。 2019年科创板的建立,对于高科技互联网平台公司,也是打开了融资的大门。 而且给出的估值溢价高于美国的纳斯达克。 那为什么不在科创板上市? 看一下滴滴的股东,
大股东日本软银,二股东美国Uber,三股东程维护,四股东腾讯。 腾讯的股东基本也都是外资。 从股权结构看,虽然管理层同股不同权,可以控制公司的运营。但滴滴其实是一家外资占绝大多数股份,在中国赚钱的公司。 如果选科创板上市,国内居民可以通过投资滴滴,享受它未来发展带来的收益。 但是,对这些大股东,拿着人民币,不如美元流通方便。 那香港呢?为什么滴滴不在香港上。 港币可以自由兑换美元,对于外资股东,不存在流通问题。 香港证券市场,由于流动性相对较差,成交量也不够大,相对于国内A股,同一家公司在两地上市,往往A股价格更高。 流动性会提供溢价。当大笔资金选择投资渠道时,交易和换手更容易的,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去选择。溢价的产生非常合理。 美国上市的流动性自然比香港好,美国上市的美元也比科创板的人民币更容易流通。 你若是外资大股东,你选择什么?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两个结论。 一则是,滴滴的管理层,对于这类核心利益做决策时,要不就是话语权不够,要不就是政治觉悟不够。它现在对于安全的承诺,不代表未来,必须监管。 第二,中国的投资者,无法在美国购买滴滴的股票。滴滴背靠中国巨大市场,同时已经扭亏为盈。未来长期的投资收益巨大。 赚我的钱,分给了别人,我自己还买不了。 4结语 中概股大量从美国回归的背景下,前有阿里,紧跟着京东、百度、携程、小鹏。 BATJ都已经在香港上市。 滴滴却一意孤行要去美国上市。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被迫从美国退市,而滴滴一个月不到就通过了美国审核并IPO上市。 居民从钱袋子的角度看看,你觉得损失了多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