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澄湖大闸蟹礼券
她 不会讨好媒体 没那么多作品 也没拿过几个奖项 被人笑称好的起点却打了一手烂牌 但是 盘点中生代女演员演技时总绕不过她 她是中国最被低估的女演员 是文艺片女神 是表演教科书 是无冕之王 她是 要演戏演到80岁的 演员 郝蕾 不疯魔不成活 她用灵魂在演戏 一个好的演员,一定是带着灵魂与角色站在一起的。是站在一起!所以是两个人。”——郝蕾 1978年出生,15岁开始学习表演的郝蕾,是不折不扣的年轻老艺术家。据她自己回忆,3岁时就指着电视机告诉奶奶,说长大了要进到里面去。上初中的时候,她逼着同学听自己唱歌,说:“你现在不找我签名以后可就难了。”
“我一直有个强大的意念,我一定要做成这件事。” 在这个意念的驱动下,她15岁考上长春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后到北京学表演,1996年考取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 1997年,19岁的郝蕾出演了称得上大陆青春片鼻祖的《十七岁不哭》。在所有学生演员里,她的年龄是最大的,剧组曾担心上大学的她能否演好高一学生,但最后她成了所有演员里最亮眼的那一个。勇敢倔强、棱角分明的“杨宇凌”是她的第一个角色,在那部戏里,已经能够看到她的早慧和灵气。 这部片子应该是许多80后共同的回忆。▼
那时候的李晨还不是“大黑牛”,而是温润的翩翩少年郎。▼
郝蕾真正崭露头角,是《少年天子》。在里面,她是骄傲蛮横,疯狂不羁的皇后,这个来自大草原的蒙古格格,爱而不得,不懂低头,最终悲惨地葬身深宫。在这部戏里,郝蕾彻底释放了她的演技,与老戏骨飙戏也毫不逊色。
与福临的最后一面这段戏更是被网友惊呼演技炸裂,而那时候的郝蕾只有24岁。▼ 就是这样一个作天作地的皇后,竟然圈粉无数。
1999年,还是上戏学生的郝蕾郝蕾连看了四场《恋爱的犀牛》,想:“要是我演明明就好了。”在剧院的后台,编剧廖一梅第一次见到郝蕾。多年后,她跟郝蕾说,“那时候你身上就有股特任性的劲儿。那个劲儿特别像《犀牛》,是控制不了身体里的能量、欲望、荷尔蒙,所有一切对世界的企图都要从身体里喷出来的感觉。” 这是冥冥之中的缘分。2003年,郝蕾搭档另一位戏痴段奕宏,出演了她魂牵梦绕的明明。
导演孟京辉说,“郝蕾是用灵魂演戏的人。”对观众而言,郝蕾的红衣版“明明”是最经典的一版,是独一无二的破碎之花和舞台上的野玫瑰。
好的导演与好的演员之间有一种莫名的磁场,孟京辉与郝蕾如此,娄烨与郝蕾也是这样。她曾经说过,无论得什么奖,但凡是关于表演的,一定要在最后说一句话,“我要感谢娄烨师傅把我带入了电影世界。” 2003年,她挑战传统价值观的极限,全裸演出娄烨导演的电影《颐和园》,成就了文艺片女神这个头衔,也成为她演艺生涯的一个转折点。 这种有些神经质,却又有深沉内心的角色,尤其适合郝蕾。
贾樟柯为她亲笔撰文:电影里,郝蕾的青春在困难中成长。外面世界一片喧嚣,但学生宿舍里却是眼里揉不得沙子的爱情。看郝蕾和郭晓冬在电影里面坦诚相爱,让我从职业的角度心生敬佩,无论从什么角度看,郝蕾都是勇敢者,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演员在法国新浪潮导演们的电影里并不陌生,像于佩尔,像戈达尔《芳名卡门》中的女主角。今天,我们中国也有了这样的演员。郝蕾的表演让我们找到内心最柔软的地方,在电影院里偷偷哭一场,灯亮后继续当强者。
有人说,本来冲着“脱”去的,看完却真心爱上了余虹。
有人说,“感觉08年以后所有的青春片都是在向娄烨的颐和园致敬,宿舍门一打开我都以为会看到余虹。” 有一个法国记者写了一篇文章--《一个感动戛纳的中国女孩》,说郝蕾是中国的伊莎贝拉。 《颐和园》因为未过审查就参加了国外电影节,导演娄烨被处罚“五年内禁止拍片”,郝蕾也受到波及,事业降到谷底,多年没有拍过好作品。 2012年,她和解禁的娄烨合作了《浮城谜事》,在里面,她是敢爱敢恨的原配,只可惜爱上了一个渣男。
2014年,与陈可辛合作了《亲爱的》,作为被拐卖儿童的母亲,全程与黄渤飙戏。编剧史航称她在里面就是教科书式的表演,“没台词时表演更耀眼。”
同年上映的《黄金时代》中,她饰演丁玲,被编剧李樯赞是我们通向丁玲的唯一路径;网友说汤唯不像萧红,但郝蕾就是丁玲。
《黄金时代》和《亲爱的》,她都不是主角,但观众发现她的演技和20多岁时相比,更加圆融且臻于化境。她说自己学会了宝贵的“克制”。“小的时候作为演员,非常喜欢那种激烈的戏,大激情,需要释放,需要爆发力,慢慢随着年龄的增长,可能更加喜欢现在这种。” 2017年戛纳电影节,当范冰冰当电影节评委、谁谁穿了件什么衣服、谁谁涂了几号色口红的通告铺天盖地时,郝蕾参加了影展致敬黑泽明的活动,却没有发一篇通稿。她跟随行的翻译小哥聊萨特、聊演戏,聊到具体一个情境该怎么演,就站起来演了一遍。
她可以为戏增肥,剃光头发,因为认为自己是演员,不是艺人,没什么形象好维护的。
她能让自己彻底与角色相融。她演过谁,你就会觉得穿越时光的隧道望过去,那个角色就是应该这个样子,而透过角色,我们又窥到了郝蕾自己的爱恨。 在这样一个明星全面崛起,演员濒临灭绝的时代,她依然会说:“我活到80岁,就演到80岁,如果把这个时间段拉得特别长,就不会在乎一朝一夕间发生的事情。”她的理想还是成为表演教科书,而不是什么光彩夺目的大明星。
如今,不炒作、不作妖肯踏踏实实演戏的人已经不多了,而演得好的更是少之又少。我们应该珍惜郝蕾,只要她还演戏,我们就会一直看下去。 不讨好媒体 不假装不妥协 我是一只鹰,你不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 ——郝蕾 出道快25年,骄傲和自负似乎一直都挂在她扬起的嘴角和脸上。她以桀骜、倔强、“难搞”、演技远远红过本人而存在于演艺圈。 郝蕾说,每个人来这世上都有自己的任务,她的任务就是演戏。“除了演戏,所有的事情都不是我的工作。包括接受采访。” 她有她的骄傲和不驯。
有人评价,娱乐圈情商和颜值不成正比的,除了张柏芝,郝蕾算一个。 看她的采访,都是直来直去,从来没有柔和迎合。 说的话像话剧台词:“我是一只鹰,你不要让我去排队,大雁才排队呢。”
“你觉得跟所有的记者关系好重要,还是大家走到电影院看到你的表演重要?”她不觉得作为一个演员需要跟记者搞好关系,“这有什么意义呢?”这是采访中郝蕾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有意义”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事。 为了意义,她不假装、不示弱、不回避、不妥协地活着。
就像汤唯在《色戒》之后所受的非议一样,郝蕾也因为在《颐和园》中全裸大尺度镜头,至今有人提到她还会对这部电影耿耿于怀。 郝蕾怼到:“如果你觉得它是一个三级片,那你太不过瘾了,你还不如去看苍井空。” 她是不想被打磨掉棱角的璞玉,不想向除演戏外一切不相干的窥探、干预妥协。
郝蕾只演过两部话剧,《恋爱的犀牛》和《柔软》,导演都是孟京辉。但她爱话剧的纯粹。谈到话剧演员清贫,郝蕾有不同的看法,她觉得,如果你要的不多,就不觉得清贫。当我发现我喜欢吃的东西都超级便宜后,就觉得没有什么可考虑的了。演话剧是赚得不多,但最起码有一个白领的收入,那不是已经很好了吗? “在《柔软》之前,我有一次去找孟京辉,当时正在彩排,他跟以前一样,从观众席小跑到舞台上,看到他的背影我的眼泪就掉下来了。我认识他十几年了,他从来没变过,他对戏剧的热爱、对艺术的热情单纯得像一个孩子。我不想每天趋炎附势地活着,我的能量是要用在演出当中的。如果我能够把人际关系搞得非常好,那我是外交官或者商人,没有必要去做演员了。我不想那样活着。”
她完全靠一部一部作品,打下在业内的位置和口碑,但却没有获得相应的奖项,唯一靠《第四张画》获得金马奖最佳女配,但是颁奖礼的日子刚好和她的话剧《柔软》演出时间撞车,孟京辉称可以调整演出时间,但郝蕾拒绝,“我不能扔下观众不管,毕竟,演员最重要的工作还是表演。”因为这样的敬业精神,郝蕾错过了她人生中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演艺方面奖项的颁奖礼。 《第四张画》▼
她也根本不在意这些名利。 她说:很多人说,我很早出道,却一直没有像大家期望中的那么红。我觉得有没有那么红,或者有没有成为大家眼睛里所谓的谁,那个不是最重要的。自己怎么看待自己,你的表达是否能过自己这一关,这个对我来说才是重要的。 按照郝蕾的个性,她既不喜欢炒作也不喜欢曝光,而这必然造成她的商业价值低,直接影响到了她的接片。
而在没有好戏拍的日子,她出了唱片。 她的嗓子和演技一样瞩目。在乐评人耳帝最近写的“中国内地女演员唱功排行榜上”,郝蕾被排在最高等级——“灵气四溢型“。一向毒舌的耳帝称”这个档次已经是专业歌手也难以替代的”,因为“人格与作品高度统一,声音与演技共享着独特的灵气与生命力。” 《颐和园》和《恋爱的犀牛》中郝蕾演唱的氧气。▼
郝蕾版的《再回首》▼ 敢爱敢恨 守得云开月明 郝蕾曾经有两段感情闹得沸沸扬扬,甚至一度成为她身上的标签。 2003年,郝蕾和邓超在拍摄《少年天子》的时候,日久生情。脾气不好的郝蕾为了邓超,也为了这段感情,开始学着控制情绪。
热恋中的两人,为彼此留下了爱的纹身,一直到现在。
但在拍摄电影《颐和园》时,因郝蕾执意要接下这一有全裸镜头的角色,两人最终以分手收场。 其实,最初娄烨找到郝蕾演余虹这个角色时,郝蕾拒绝了,因为她怕失掉爱情。但就是因为这句话,娄烨认准了郝蕾,因为当时所有接洽过的女演员只有她害怕失去爱情,而这就是余虹能说出来的话。为此,全剧组都在等郝蕾,原定的男主角刘烨甚至因此错过了《颐和园》的档期。而这时候,其实郝蕾与邓超之间的感情已经有了裂痕,同样倔强又年轻的他们经常争吵,已经到了分手的边缘,再加上娄烨的诚意,最后,郝蕾接下了这个角色。
郝蕾曾公开过和邓超的分手感受:“分手那段时间,我整天都是恍惚的,我很抑郁,想过自杀。《颐和园》只是个爆发点而已,有没有这部戏不重要,结局是注定的。在拍《颐和园》那段时间,我特别痛苦,一开始我根本抑制不住,拍着拍着戏就会跑到车里哭一阵再出来,根本掩饰不了。” 她承认,和邓超的那一段爱情算是这辈子最惊心动魄的爱情,难过的她甚至曾向邓超发出了一条刻骨铭心的短信:即使我是天使,翅膀也被你折断了…… 她甚至一度怀疑“《颐和园》会影响我的恋爱,除非我找一个老外,但老外也不见得这么开放,他必须知道什么是艺术,什么是真正的演员”。
能治愈情伤的唯有时光。多年后,她终于释怀,在邓超和孙俪结婚的时候,送上了祝福。
2015年上海电影节闭幕时,郝蕾作为颁奖嘉宾为邓超、段奕宏和郭涛颁奖。而她为段奕宏颁完奖后,让外国女演员为邓超颁奖,然后自己再为郭涛颁奖,让想要去拍他们世纪同框又递奖杯拥抱的媒体气得跺脚…… 次日凌晨,郝蕾发微博说“我们都是女演员,我们只是女演员”。而好友程青松的回复更是直接,“你没有配合狗血的设计”。 他们不是没有释怀,只是不愿再让人以此为谈资。至此,往事终如烟。
再次闯入郝蕾生命的,是后来几乎摧毁掉她整个生活的李光洁。 两人在拍《密令1949》时相恋,并于次年秘密结婚。
两人过了一段甜甜蜜蜜的日子,郝蕾参加活动,还会大赞老公李光洁的温柔体贴。
然而一切看起来都万分美好时,李光洁突然被拍到“出轨照”,随后,郝蕾删除了李光洁博客的链接。 2009年,是郝蕾人生中灾难般的一年。这一年,在人们期待的盛大婚礼即将举行之际,她结束了自己与李光洁的婚姻,并被拍到在街上大哭。她还莫名其妙地收到了取款短信,报警后发现,拿着银行卡取走钱的是跟了她三年的助理,“知道的那一刻,我哭得比她还伤心,因为,如果我知道取走钱的人是她,我绝不会报警。”
两段情殇之后,敢爱敢恨的郝蕾终于等到了她命定的归宿。 2012年,郝蕾突然在微博晒出一张戴着戒指的照片,宣布订婚,没有公开未婚夫的身份。虽然微博很快删除,但是男方很快被扒出。 这样舒展的笑颜,不是爱情是什么呢?▼
他叫刘烨,圈外人,是一名公务员。两人由好友慢慢发展为恋人。郝蕾说:“有很多人可能喜欢你的演技,喜欢你的长相,喜欢你的味道,等等。他把你看作很多,但是他唯独没有把你看作是一个人。”郝蕾大赞丈夫最大的优点就是非常理解她。 她带他看了《颐和园》。期间,他抽了4到5支烟,喝了4罐啤酒,几乎没动。看完后,他含着眼泪看着她说:我可以不评价吗?这是最好的评价。他是她的“灵魂伴侣”。
他们生了一对可爱的双胞胎宝宝。
女本柔弱,为母则刚。以前的郝蕾是过刚易折,而为人母之后,她变得更柔软、更平和也更坚强。拍完《亲爱的》后,记着问她,如果她是里面的罗永娟,会不会让孩子再和养母见面。她说,会的,因为那也是一场缘分。 经历坎坷的郝蕾开始学佛。“我以前对爱情是贪婪的,后来通过学佛知道了我来这个世界的目的。我就是对爱情执着,我贪爱,这是我的功课。当你开始改变的时候,你会发现,世界万物没有一样东西是不变的,大家没有那个缘分不用去强求。” 现在的她,开了自己的工作室,每年不咸不淡地接着几部戏,为中国出了好演员而雀跃不已;
她在近40岁的时候眼神依然纯真炙热,独自骄傲美丽着;
她带着两个宝宝,像全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幸福温暖;
犹记得《十七岁不哭》中关于郝蕾饰演的杨宇凌有两句台词: 一开始,看不惯杨宇凌的刺头雷蒙,故意怼她的名字为“盛气凌人的凌” 后来,两人成为了朋友。杨宇凌在安慰雷蒙时说:“谁不是一边受伤一边学坚强。” 而这两句话似乎也诠释了郝蕾这近20年的演艺生涯。 她骄傲到近乎目中无人,也品尝过被人伤害、背叛的滋味,但终究从往事的泥沼中一步步走了出来,站到那么多真正尊重表演、懂得电影之人的心尖尖上,成为他们的无冕之王。
如今提起郝蕾 只要大家想到的是一个优秀的演员 一个值得尊重的女艺术家 于她 已经足够 只要她还演戏 我们便陪她到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