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易盛辉 http://www.31sh.cn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的意见》近日正式公布,赋予浦东新区五大战略定位,提出两个阶段的发展目标,明确了七方面21条重大任务和举措。对此,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协同创新中心首席专家、上海财经大学教授孙元欣近日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前30年的“浦东开发开放”,到新30年的“浦东高水平改革开放”,在浦东全域打造特殊经济功能区,浦东将迎来第二次腾飞。 《意见》明确的七方面内容包括全力做强创新引擎、加强改革系统集成、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增强全球资源配置能力、提高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促进内需提质扩容、风险防范。在孙元欣看来,其中,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具有引领和保障作用。 “制度型开放是指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的开放,含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两个部分。”孙元欣向记者表示,“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依托国内经济循环体系形成对全球要素资源的强大引力场,有利于发挥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作用,有利于形成规则先行、公平公正、透明公开、可预期的法治环境,有利于更好地推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有利于为各类市场主体提供更好的法治保障。” 在孙元欣看来,浦东新区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具有诸多优势。有中央政府赋予的重大改革任务,有上海国际化大都市综合实力的支撑,有浦东开发开放30多年形成的物质基础等。2021年6月,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关于授权上海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浦东新区法规的决定》。按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决定的精神,浦东新区法规可以对法律、行政法规、部门规章作出变通规定,其实施范围为浦东新区。 “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应把握好‘高水平’和‘改革突破口’两个关键点。”孙元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高水平”,即视野更宽广、要求更高、更系统化、取得效果更显著,要勇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不负重托;“改革突破口”,即善于发现重点领域,有步骤的展开,以“钉钉子”的精神,扎实推进,善作善成。应遵循“顶层设计”和“问题导向”的改革路径,贯彻落实中央“顶层制度设计”,积极推进“基层实践创新”,形成“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持续升级。 孙元欣建议,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可在三方向展开:一是对标国际先进经验,扩大开放,提出中国倡导的国际经贸规则;二是促进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和新产业的发展,如离岸业务、数字经济、服务贸易等,开展前瞻性改革试点;三是注重改革系统集成,开展首创性、集成化和差异化制度创新,提供高水平制度供给、高质量产品供给、高效率资金供给,更好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 在孙元欣看来,浦东新区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的主要任务包括推进更高水平投资贸易金融的开放;探索更大范围实施集成电路、生物医药、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等产业优惠税收政策;更好地发挥上海自贸试验区及临港新片区的作用;在重点领域先行先试、率先突破、善作善成;探索建立健全开放安全保障体系;先行立法立规、用足用好国家授予的立法权等。 “浦东新区深入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应加强与上海大都市和长三角地区的协同,更好地发挥新政策、新措施、新制度的溢出联动效应。”孙元欣说。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